摄影师葛亚琪:“我在杭州抓拍3000名快递员”

2018-12-25 | 沈阳在线 | www.syol.net

这个摄影师,在杭州龙翔桥专门拍快递员,一小时就能遇到248位快递小哥他感慨,我们可能记不住快递员的脸,但他们都很努力地在融入这个城市

他拍摄的快递员查看手机路线的组图。

供图:葛亚琪、谷雨 × OFPiX

葛亚琪在拍摄中。俞任飞/摄

杭州,龙翔桥。

人行道对面的红灯开始读秒,盯着相机显示屏的葛亚琪抬起了头。

5……4……3……2……1……灯光跳向绿色,形形色色的人簇拥着,涌向对面,这是杭州市最繁华的路口——延安路平海路口。

葛亚琪举起徕卡相机,身体半弓,前倾着脸几乎贴到相机,左手探出,食指扣在离机闪光灯的开关上,一触即发。

他的镜头要捕捉的,是永远在路上的一群人——快递员。

每天在十字路口拍快递员

一分钟的时间。

红绿灯几经变换,七八辆电动车上快递员穿着五颜六色的鲜艳制服,熟练地穿过人群,在葛亚琪面前一霎而过,留下一道剪影。

“不好拍。”葛亚琪翻看着刚拍的照片,屏幕里色彩迷动,模糊一片。

做了8年摄影记者后,32岁的葛亚琪如今是一名独立摄影师。2015年,他开始拍摄杭州龙翔桥十字路口来往的行人,自称十字路口摄影师。至于拍摄过路的快递员,则是他今年7月才生出的念头。

“说来也奇怪,以前在路口街拍,我甚至都没有拍过一位快递员。”在“追求特别”的抓拍标准中,快递小哥和外卖骑手这些最常见的路口过客,像融入背景色一样被他忽略。

直到一位待业许久的老同学和他说起,再找不到工作就打算辛苦点去送快递。葛亚琪才猛然发现,尽管快递早已充满生活,但对于快递员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大家知之甚少,而印象也都很单一。

抄起相机,他在工作室楼下的十字路口做了调研。中午用餐高峰,站在路口一隅,在葛亚琪眼前,一小时内陆续开过248位快递员、外卖员和闪送员。

他决定记录这个庞大却有些沉默的群体,展现他们的共性与个性。

埃尔克的《巴黎·纽约·上海》摄影集给了他灵感,作者拍下了多地街头的众多职业,并按特征进行分类。葛亚琪也决定在龙翔桥路口,无差别抓拍快递员。

今年十一前后的五天时间,他从早上10点抓拍到下午5点,每天2万多步的运动记录几乎围着路口绕上百来圈,最终记录下3000多名快递员的瞬间。

3000多张照片,快递员们很少清晰出现,面容大多模糊,甚至与背景混为一片。他说:“快递员每天给你送件,但你记不住他们的脸。”

有时会被当成快递公司的“卧底”

这并非葛亚琪最初的拍摄手法。

第一次拍摄,他举着400mm的长焦镜头,在远处抓取快递员们的特写。“但很快我就发现,照片里清晰定格的快递员丧失了他们最大的特点——快。”于是,他换上35mm的定焦,用慢速闪光剥离主体。被速度拉长、虚化的图像里,模糊了快递员的长相,却突出了另一些细节。

更重要的一步,是在拍摄后根据细节特征,为3000多张照片进行分类。这对葛亚琪而言,更像一次社会调查。

最先想到的是颜色。制服颜色代表了快递员的身份,黑红是顺丰,蓝与黄是美团与饿了么,各色混搭的则是兼职骑手。

性别和年龄很容易区分。30岁上下的中青年人群是快递员的主力,男性显然占主导地位,他的镜头下,女快递员比例不到10%。

随着拍摄深入,快递员和他们坐骑上的种种细节,都让葛亚琪心中的快递员形象不断具化。快递盒多数架在踏板之间的平台上,随时拿起的手机就摆在快递盒上,一条数据线连接着车内兜里的充电宝。前兜挂着雨伞,变速箱两侧的不锈钢防撞架上套着一瓶矿泉水。

镜头下的快递员,戴着耳机,不少罩着口罩抵挡一路的尘土与雾霾,脸上挂着速度带来的紧张感,与终日奔波的疲惫感。

遇上路口的红灯,他们往往会拿出手机看一眼路线,或是点上一根烟,深吸一口,然后慢慢吐出。

偶尔他们会放缓车速,疑虑地看一眼葛亚琪的相机,担心他是公司派来的“卧底”,“拍到不按标准戴安全帽的就要罚款。”更多时候,他们来去匆匆,互相之间甚少交流。

他们在努力地融入这个城市

通过分类,葛亚琪似乎更能理解快递员的角色,和他们的遭遇。

在肯德基,葛亚琪遇到过两个年轻的快递员。两人点了一份全家桶,作为工作之后的晚餐与难得的休闲。“其实他们不算太缺钱,只是缺自己的时间。”交流后,葛亚琪才知道他们每天都在肯德基就餐,因为这里最快。

而农夫山泉似乎成了外卖小哥的标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水瓶上的挂钩,可以最方便地挂到电动车上。”

处在用户和平台的夹缝中,速度是快递员的生命线。现在平台预计送达时间在不断缩短;支付了费用,顾客希望物件送达得越快越好。为了追求速度,体现在照片上的,就是那快到扭曲的速度感与模糊感。

一名外卖员告诉葛亚琪,他的前同事为了逃避逆行的50元罚款,因抗拒执法面临4个月拘留。用快递小哥自己的话说,这就是在“拿命换钱”。

葛亚琪曾经很反感在路上乱窜的快递员,现在多少有些理解他们了。

小肖是少数葛亚琪聊得比较深的快递员之一。去年3月开始,他陆续做了半年多的全职外卖骑手。大专毕业的他在电子厂、造船厂都干过一段日子,但受不了规矩的他选择离厂送外卖。“厂里规矩多,很多这样的小年轻出来做快递员。”自由、收入不错是不少像小肖这样的年轻人选择做快递的主要原因。

但越来越快的速度,也让这个行业愈发缺乏安全感。“后来他出了个事,下雨路滑,刹车太急,车子在滑行中绊倒了一个路人,赔了7000元。”

最后,外卖公司只承担了其中2000元费用,这让小肖最终选择了退出快递行业。

葛亚琪表示,这个拍摄项目他会一直持续下去,拍更多的照片,展现快递员这个群体,怎样努力地融入各自的城市。

1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俞任飞 [编辑:沈阳在线]
网友评论
沈阳资讯
网站介绍 | 服务条款 | 网络推广 | 本网招聘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沈阳在线 WWW.SYOL.NET
Copyright © 2014-2023 SYOL.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