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举办救助人员寻亲见面会 帮助更多人回家
“女儿八年来,我无时无刻不再想念你,真没想到我们母女还能相聚!”9月14日上午,来自辽宁省开原市的杨女士和丈夫彭先生终于见到了失散多年的女儿彭杨。刚见面的那一刻,一家人抱头痛哭,仿佛要用泪水道出8年间骨肉分离的心酸。
当日,沈阳市社会福利院小礼堂,沈阳市民政事务服务与行政执法中心救助管理站安置落户救助人员寻亲见面会召开。
活动现场。 沈阳市民政局供图
女儿彭杨,今年39岁,2013年从家里走失,在沈阳流浪辗转来到沈阳市救助管理站,救助工作人员核实其身份信息并帮助她寻亲,因为她无法正常沟通交流且随身没有相关身份信息物品、标记等线索,救助站通过全国救助管理系统、新闻媒体等平台发布寻亲公告,始终没有结果。
三个月后,彭杨由市救助站转入托养机构生活,工作人员为她取名“沈助福”。2020年10月,她和其他救助托养人员共192人一起被安置落户到沈阳市社会福利院生活。期间,也曾借助公安DNA对比、“人脸识别”技术甄别他的身份,但都没有成功。
本着“以人为本、让爱团聚”的宗旨,救助站工作人员定期到市社会福利院为安置落户人员查找身源线索。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借助市公安局刑侦技术查清她的基本信息,2021年6月8日,救助站到开原市走访,根据她父母所述,彭杨从小患有智力残疾,已经走失8年,家属十分焦急,多次寻找无果。救助站拿出彭杨现在的多张照片,经辨认,确认是他们走失多年的女儿彭杨。走访当地社区城南社区,社区干部认定彭杨为该辖区居民。走访户籍地派出所开原市铁西派出所,调取彭杨户籍信息,进一步确认此人是当地居民。
活动现场。 沈阳市民政局供图
除了彭杨,现场,还有来自河北遵化市的安丽军和内蒙古兴安盟的于海泉也分别找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人。从未走出过县城的安丽君的丈夫果文义在村书记的陪同下,乘坐10多个小时的列车来沈;于海泉的弟弟、妹妹、侄子、侄女一家人从内蒙古赶往沈阳,只为与家人相聚。
为帮助更多的受助人员重新回归家庭,沈阳市救助管理站在完成规定的寻亲模式基础上,创新了“互联网+公安大数据”新思路,线上、线下齐发力,用爱心和恒心为流浪乞讨人员搭建起回家的桥梁,让每一位救助人员都能感受到沈阳民政的温暖。
沈阳市民政局副局长马丽梅说,开展以“携手相助、让爱团聚”为主题的落户安置流浪乞讨人员寻亲工作,是大爱无疆、仁心为怀的善举,是增进人民福祉的民生工程,更是顺应百姓期盼的民心工程。对于推动沈阳市救助管理工作向更高阶段迈进,推进沈阳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用每一位救助人的爱心点燃救助帮扶的激情,帮助更多人员找到回家的路,让生命在救助管理站爱的传递中绽放更多的光彩。中新网沈阳9月14日电 (李晛)
- 下篇 / 风暴潮影响大连 海事部门启动防御极端天气三级响应
- 上篇 / 沈阳探索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新途径